DVD芯片市场 战火延烧2003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3-07-01 00:00
前言:
自2002年中DVD Player单芯片问世以来,将本已热络的DVD市场推向另一波高潮,由于芯片技术整合所带动的产品成本/价格下探,进一步激起了消费者的最终购买需求,然而市场一片欢欣蓬勃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再陷低价浴血战的隐忧。
有鉴于此,芯片供货商在2003年所拟定策略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轴:一是藉由切入单芯片掌握成本控制的先占优势,其次则是整合更多功能/价值(如逐行扫描、家庭剧院盒、卡片阅读机、VCR…)延续DVD player的成长力道,最后则是因应产品规格变化(DVD-Dual、DVD -Multi..)及下一代系统装置(Combo、DVD Recorders)的演进推出对应产品。

2005年之前DVD Player稳居主流
根据InStat统计预测,VCD Player于2002年的全球出货量相较于 2001年仅由1000万台微幅提升至约1100万台,成长率不到一成(见图1);相对之下,DVD Player却展现了近100%的成长力道,由2001年的2100万台一举跃上4100万台。再往后推估,DVD Player出货将逐年呈现正向成长,预计在2005年达到高峰;反之VCD Player出货则缓步递减直到淡出市场,除反映出明显的产品世代交替态势外,也意味着DVD Player在未来三年将稳居主流地位。
多元功能维持DVD Player成长力道深究DVD Player成长力道能够维系的原因,并不仅止于成本控制能力,毕竟价格战争有时而穷,唯有针对消费者所需,开发出多元的附加功能,提高产品整体价值,才足以开拓更多新兴的特定应用市场。
目前不论芯片商、系统厂商纷纷规划出许多加值应用,包括在Video部份整合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功能、整合数字扩大器形成HTiB、High Density Audio Players、DVD+VCR、DVD+TV、DVD+PVR、DVD+Cable STB、DVD+SACD等功能…,由图2可以得知,未来仅具纯粹播放功能的DVD Player随着市场走向成熟成长将趋于缓和,而整合各种新功能、甚至在外观使用进行改造的Portable DVD Player、车用DVD将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扮演推动DVD Player持续成长的支撑力量。
Combo适时兼负承先启后责任
在信息应用领域,原本应扮演承接CD-ROM角色的DVD-ROM受制于高额权利金、有限软件等因素而错失了世代交替的最佳时机;而CD-RW的乘势崛起以及DVD烧录器规格迟迟未能统一等因素,也促成了Combo产品的开发空间。原本业界多担忧Combo只能扮演过渡角色而未敢大量投入,然而事实却证明Combo产品仍有其一定发展空间,主因在于「过渡」的时间如果够长(DVD+/-RW规格过多及高价短期内未能使消费者接受),已足以造就另一产品经济规模,再加上厂商推陈出新,在半高型机种外另辟薄型碟机市场,使得Combo产品适时兼负起承先启后的责任,呈现不错的成长性(见图3)。
DVD Recorders接班架势十足 
根据IDC、InStat等多家产调机构预测,DVD Player市场成长力道将于2005年趋于缓和,显示出再热门的产品也总有迈入成熟之时。
反之,扮演承接角色的DVD Recorders,却在2003 年开始正式就位起跑,根据IDC预测,DVD Recorders于2005年出货量将达到1900万台规模(见图4),并逐年向上攀升,相较之下,DVD Player在2005年达到8000万台出货规模之后,便难再有成长高峰。
由此可知,可录放数字内容的DVD Recorders,在未来几年可望登上主流地位,深究其原因;除了走向低价微利的DVD Player使领导厂商不再有大量投入的诱因外,DVD Recorders于技术、规格、多媒体平台环境建构的突破性进展,才是产品起飞的真正关键.
规格底定汇聚DVD Recorders成长能量
DVD最为人垢病的规格纷杂问题在今年终于有了明朗的进展,DVD-RAM由于兼容性弱及支持厂商不足等原因,已逐渐淡出竞争核心,走向利基型市场,DVD-RW与DVD+RW原本在消费性与信息两大阵营的对垒下互有消长,呈现恐怖平衡(上下游厂商需选边站)状态。
然而近来却因DVD-Multi(DVD-RAM+DVD-RW)和DVD-Dual(DVD-RW+DVD+RW)的推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见表1),三者选其二的方式使选边对立的态势走向和缓,日前联发科也已率先推出DVD-Dual芯片,为市场能量的汇聚跨出了第一步,后续发展则要看主导权利金的厂商能否跟进调整(包括上下游、代工关系调整与权利金能否因时制宜),毕竟台湾在芯片开发已独占鳌头,光学头也已具部份基础,因此在上游组件已不必完全受制于人,若能妥善利用产业集团/群聚间的合纵连横,未必不能与外商取得双赢的平衡点;若然如此,届时DVD Recorders将展开第二波大跃进。
产品价格急速下探100美元大关
足以取代VCR的DVD Recorders(连接1394产生数字摄录像机的功能)潜藏着庞大的市场商机,以Recordable DVD碟机的OEM目标价来看,已由2000年的300美元快速下跌至2002年的170美元,预计2003年将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业界普遍预测产品价格可望跌到120美元以下,芯片龙头厂商甚至喊出年底破百(跌破100美元)的目标,届时合理价格势必引爆商机。

中国2006将成全球最大DVD Player消费市场
以区域市场来看,美国无疑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DVD Player市场(见图5),且迄今当地市场渗透率不到4成(35%),显示未来仍有成长空间,然随着市场趋于成熟,预计美国DVD Player销售将在2004年达到饱和;相对而言,欧洲市场大约会在2005年中正式超越美国,在此同时也将达到成长高点而趋于和缓。
另外,最值得注目的为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截至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气势始终维持不坠的市场大国,且当地市场渗透率仅3%,反映出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且由图5可以得知,中国产品出货一直保有稳定的正成长,并预期在2006年一举超越欧美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至于日本市场虽出货规模不及前述三地,少于15%的市场渗透率仍透露出未来的成长潜力。
产业结构崩解重整
综观DVD芯片市场动态,在2002年下半年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性改变,主因在于DVD Player单芯片的推出,使原本Servo与MPEG厂商各司其所的状态开始崩解。
根据观察,欧、美、日、台四大主流市场的版块已经展开重组。首度推出DVD Player单芯片的联发科,凭着技术先进优势及成本控制能力,正式宣告台湾进入DVD Player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带动国内相关IC设计业投入SoC的风潮(扬智、凌扬、其乐达、威腾..见表2)。
至于日系厂商,在芯片领域的竞逐已被迫淡出市场,目前所采策略为巩固OPU等高毛利产品部门,并另辟SACD/DVD+R等新规格(如Sony藉新盘片、芯片规格及音乐集团优势夺回下世代市场主导权)、以及技转授权(技转台商相关IP)方式展开下一波战略布局。
而欧、美大厂,则借重本身齐全的产品线及研发资源(如Philips、ST、Cirrus Logic、LSI Logic….)全力投入下一代DVD Recorders解决方案之开发,并延伸出整合WLAN、1394、Audio、Video…的DVD多媒体核心平台(如Zoran、ESS)。

上游组件市场重组带动下游通路改变
上游关键组件市场的重组顺势带动了中下游通路的改变。讲究集团式作战的日系厂商(如Sony、Toshiba)将进一步深化其内部资源的支持整合,并加速新规格制定的脚步,毕竟集团式企业在垂直(如Sony在组件、系统、通路等上、中、下游经营)及水平互动若能展现一定效率,在区域市场雄据一方并非难事。
至于台湾可说站在势头上,芯片技术成本优势已强烈吸引大陆市场(如量贩、零售通路已屡创佳机)青睐及相关系统厂商寻求合作,未来若能在规格制定的合作加快脚步,必能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
欧、美无疑是技术市场的先进大国,如Philips等品牌技术通路专利兼具的大厂,必将交互应用各项优势,藉由上游智能财强化下游通路主导权。

DVD将成多媒体平台核心
观察芯片厂商发展,国内以联发领军的DVD芯片设计族群(扬智、凌阳、其乐达、威腾)已展现耀眼的战斗力(见表3),台湾技术整合能力的表现自不在话下,然而外商为下一代DVD Recorders布局所展开的应用资源整合却也不容小觑,综观国际大厂所展开的产品布局,皆在于利用集团优势建构一以DVD为核心的多媒体平台,意即以应用面驱动、整合1394、有线、无线、影音、游戏…等的开放平台,藉此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并援引软件/开发工具合作厂商创造更多元化的应用(表2)。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因应数字多媒体时代到来,及市场对于家用娱乐平台需求的兴起,使DVD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多媒体平台扮演核心角色。
而这也给业界厂商一个绝佳机会,以DVD为中心创造、延伸出无限多元的应用,如同联发科在基本型产品站稳脚步后,便开始思索如何在暨有的芯片上整合更多如逐行扫描、DTV编码…等功能于单芯片上,尤其台湾以系统制造起家,具备极佳的机构、系统整合能力,并较仅掌握上游组件的公司更能了解终端消费者需求,再辅以政府拟定的数字内容国家发展计划之积极推展,可说为国内厂商营造了一个有利发展方向。
对台湾芯片厂商而言,一向不缺创造力、弹性、资源及系统化开发能力;由行销能力优异的外商在功能方面的强化举动,可以得知未来的DVD Recorders战争将由应用面来决胜负。
因此,若台湾能在芯片硬件优势外,强化软件与应用面的创造能力,将可常保全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