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C架构是否能如愿入主汽车电子王国?

本文作者:admin       点击: 2006-04-07 00:00
前言:

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最主要的差异点,在“汽车”逐渐在电子行业人士心中引发悸动的当口,飞思卡尔(Freescale)与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联袂宣布将携手开展一项广泛的联合创新计划、组建一支微控制器设计团队的消息,无疑为原本已暗潮汹涌的汽车电子产业再投下一颗震撼弹。

其实,诸如此类的产业合作每天都在产业动态的舞台上演着,实是不胜枚举,为何这回的战略举措会在业界引起偌大的反响?最大的原因在于,这是同一应用领域中,名符其实的“强强联手”──根据多家国际知名调研机构的官方数据显示:Freescale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汽车IC供应商,势力贯穿“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相应产品遍布惯性/压力传感器、8/16/32位微控制器(MCU)、DSP和模拟器件,在MCU厂商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不仅如此,其特有的PowerPC核心架构在汽车电子的应用中也具有卓越地位,飞思卡尔亚太区汽车电子市场总监杨毅自豪地说,“目前德国15项获奖专利中,就有8项是基于此架构。”

互补型合作,加大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度

Freescale对于汽车电子的雄心壮志,早在20多年前即开始布署,迄今积极度不减当年。它是第一个加入AUTOSAR开发合作伙伴的半导体供应商,也是LIN(本地互联网)联盟的创建人;尔后,又和BMW、DaimlerChrysler及Philips同为FlexRay联盟的联合创始会员。而身为亲密盟友的ST实力也不弱,是上述组织的积极成员,据称是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汽车IC供应商,在传动系统、ABS、A/B引擎动力系统、车身/仪表板控制、音响系统、远程信息导航和多媒体芯片、并在CMOS和90 nm嵌入式闪存处理技术占有拔尖地位。
Strategy Analytics公司认为,32位和64位MCU领域将是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预计到2007年和2008年,32位产品将成为汽车MCU的主导架构。此次两家公司的协议即锁定高性能、经济、高效的32位MCU(基于PowerPC内核)、汽车和导航应用的基本知识产权、90 nm嵌入式闪存处理技术、高压Power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技术。旨在利用处理工艺技术,共享知识产权,包括大功率MOS技术,携手为满足油耗、安全和排放等严苛标准的“零过失”(Zero Defect)生产目标而努力。加上双方在此一领域都拥有强大的产品和技术组合,且在中国多个主要城市设有设计、技术支持、销售和市场部门,提供“一条龙”式服务,能有效掌握大中国市场。

意法半导体大中国区汽车电子部总监尹容细诉此次协作的范畴及价值: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微控制器将满足汽车行业对更高功率和智能增强的需求,推动汽车电子系统领域的控制密集型产品的发展。目标应用包括引擎和传动控制的大流量解决方案、容错系统的多重处理功能(线传操控系统和电子传控刹车系统等应用要求的功能)、先进的汽车控制和驾驶信息系统等。联合设计项目将由两家公司共同管理,设计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该项目最初将联合来自两家公司的100多位现有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定义、管理并设计产品,以配合两家公司的长期独立发展计划。ST和Freescale将使用联合处理工艺技术,从90 nm开始,生产微控制器并独立地将产品推向市场,确保产品的双重来源,并更好地向客户提供这些设备。

更让人侧目的是,联合设计的产品将使用经过市场验证的PowerPC体系结构,并利用ST和Freescale在嵌入式闪存领域的广泛专业技能,向客户提供强大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Freescale也将在一些应用(如混合电动汽车)中使用ST的高功率技术,两家公司共占据约20.3%的中国市场份额。这会不会导致业界向PowerPC架构倾斜?实耐人寻味。无怪乎此宣告一出,即传出了足够撼动包括ARM在内的诸多厂家的风声──“尽管这份协议独立于以前的合作(双方Freescale和ST的合作始于2002年的Crolles2 Alliance联盟,合作主要集中在IP、封装和流程开发领域)。”
  
冲击既有强势地位?
ARM:持续前进是确保不出局的不二法门

为此,编辑特地求证了ARM中国总裁谭军。谭军回应说,PowerPC过去只专属于IBM和Freescale,直到最近才正式对外开放授权,CPU的维护成本仍相当可观;而ARM架构在1991年便已成为开放标准,授权给全球超过170的客户,维护成本因为有这些客户群共同分担,在成本考虑上自然要低得多。他并补充说,现今ARM-based产品的每年出货量接近10亿个,而基于PowerPC架构的产品在数量上仍相去甚远(少于1亿个),这些都是PowerPC和ARM核的主要差异点,也是ARM核的优势所在。因此,谭军认为此次事件短期内不致对ARM造成冲击。

他并提到,ST和飞思卡尔都是ARM多年以来的合作伙伴,都是ARM核的授权客户,其中包括汽车电子应用。ARM对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投资很早,始于1993年,除了ST和Freescale,TI和OKI也都有ARM-based解决方案的推出。最后他特别和我们分享一个观点,在自动化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朝向SoC趋势发展,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也与日俱增,软件的开发便成了左右设计成败的因素。通过ARM Connected Community,用户可得到在硬件、软件、EDA开发工具,甚至是操作系统和专业晶圆代工厂方面最广泛的支持,可降低风险并加速产品面市的时间。

谭军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天只有ARM核可以支持最广泛的CPU维护及开发,从ARM7TDMI、ARM 9、ARM 10和ARM 11系列一应俱全。最近他们更发布了最新架构──Cortex,从M3到A8,可因应用户形式各异的需求,让他们各取所需。未来,ARM将持续在这块市场上投资,以迎击汽车产业在可靠性、成本和软件复杂性的严峻挑战。
  
结 语

异业的结盟,可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或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而这样一个集结两大超级明星厂家的同业合作,所造成的撼动力则可能使产业重新洗牌、甚至改写主流趋势!在ARM以独特商业模式以狂风扫落叶之姿顺利地在处理器核心世界取得主流,暂居领先地位多年后,以飞思卡尔和ST在汽车电子布署多年的苦心和基础,两强联袂出击是否能在汽车电子核心架构再造传奇?值得继续关注。